美國國會預算局:無人機系統全壽命周期成本優勢并不明顯
美國國會預算局:無人機系統全壽命周期成本優勢并不明顯
來源:空天防務觀察
2021年6月1日,美國國會預算局發布《無人機系統的使用模式和成本》報告,以RQ-4“全球鷹”無人機系統和P-8A“波塞頓”海上巡邏機為研究對象,認為從全壽命周期成本角度看,無人機系統的成本優勢并不明顯。
美國國會預算局分析了3架RQ-4無人機和6架P-8海上巡邏機執行同等ISR任務的使用模式,比較了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每架飛機的采辦成本加上每飛行小時的直接使用成本),以2020年不變美元計算,RQ-4和P-8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分別約為3.52萬美元和4.23萬美元,RQ-4比P-8低17%;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分別約為1.87萬美元和2.99萬美元,RQ-4比P-8低38%;RQ-4與P-8相比,在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方面的優勢較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有所降低。
備注: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指的是機隊的年度使用與維修成本除以機隊年度累積飛行小時數;采辦成本指的是研制成本、采購成本與條件建設成本之和。
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系統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較低,采辦成本也較低。
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方面,美國國會預算局統計了2014-2018年執行ISR任務的MQ?1、MQ?9、RQ?4等三型無人機系統和E?3、E?8、RC?26、RC?135、U?2、P?8等六型有人駕駛飛機的年度使用與維修成本和累積飛行小時數,得到各型飛機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數據(如圖1),認為RQ-4和P-8分別約為1.87萬美元和2.99萬美元,RQ-4比P-8低38%。
采辦成本方面,美國國會預算局采集了MQ?1、MQ?9、RQ?4等三型無人機系統和E?3、E?8、P?8等六型有人駕駛飛機的研制成本、采購成本與條件建設成本,得到各型飛機每架采辦成本數據(如圖2),認為RQ-4和P-8分別約為2.39億美元和3.07億美元,RQ-4比P-8低22%。
美國國會預算局在估算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機系統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時,采用的是參數化模型方法。
有人機方面(假設每百萬飛行小時毀傷飛機數量為0)
無人機系統方面:
美國國會預算局分析認為,許多因素可能會影響兩種飛機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之間的比較。例如,如果RQ-4的毀傷率高于當前水平,其相對于P-8的成本優勢就會降低。相反,考慮到P-8意外摧毀可能性,這會增加RQ-4的成本優勢。詳見圖3。
同時,如果RQ-4s在機隊中保留20年以上,成本對比也可能發生變化。如果提高RQ-4的使用壽命,其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將會降低,但效果不大。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如果RQ-4使用50年而不是20年,其每飛行小時全壽命周期成本將降至2.82萬美元左右,降幅為20%。然而,這一結果包含了這樣的預測:一架更老的RQ-4將繼續保持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并且不需要額外的投資來保持它的飛行,這是不太可能的。再加上機齡增加將導致每飛行小時直接使用成本增加,將減少與保持RQ-4運行更長時間相關的成本優勢。詳見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