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跨海高鐵即將通車,兩大助力“神器”分別是什么?國際網友為何感慨萬千? 近日,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中鐵十一局承建的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完成了最后的海上制梁任務,也就是說,中國首條跨海高鐵將很快就能夠通車了,而中國也再次創造基建奇跡!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福夏高鐵可能不少人都知道,由于中間有一段正好需要跨海,所以建造難度可謂是成倍增加,必須讓高鐵過橋而不減速、必須要克服湄洲灣的潮汐、臺風、溫差、以及大海腐蝕等因素。因此,即便對于被稱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來說,這也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 但如今看來,中國人果然不愧“基建狂魔”的稱號,雖然是從2017年開始建設,當年也預計要到2022年9月才能正式通車,但是,從目前進度上來說,順利的進展或許能夠提前交付通車也猶未可知。 那么問題來了,如此困難的跨海高鐵為何建造速度卻并不慢呢?而這就要說到參與建設的兩大“神器”了。 第一個神器,就是“昆侖號”。可能有人不太清楚這是什么?那咱們就來稍微了解一下。 昆侖號是中國制造的架橋一體機,也是世界首個重達上千噸重的一體機!這是有別于其他架橋機器的,因為和傳統架橋機器相比,昆侖號一個能頂仨! 畢竟湄洲灣的這個箱梁高40米,梁體重1000噸,一般架橋機器的耗時、風險還大,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修建,昆侖號也就應運而生! 昆侖號的特征也很明顯,底部輪胎足足有88個,每個輪胎的高度都比一個成年男子還要高,這樣一個大機器,卻只需要駕到橋上后,就能安安穩穩地把重達上百噸的橋梁鋪到橋墩上了,而且誤差最大才一厘米。和這么重大的家伙相比,你就說這牛不牛? 第二個“神器”,雖然說是“器”,不但或許更說是技術更好理解,而這就是移動模架現澆梁。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這有什么的?為什么說這個是“神器”?這一點其實還是要說到湄洲灣大橋的搭建難度,這一點其實解決的是湄洲灣風浪大,潮汐多的難題,畢竟這座橋建成后可是能抗10級臺風的,如果按照傳統的支架法,風險就太大了,沒有人能夠承擔的起。 而這種移動模架現澆梁,不僅能夠更穩定的讓橋梁和橋墩整個融為一體,加大抗風能力,還能在穩定的情況下,減少耗時。也只有這樣,咱們的千噸大家伙才能在上面自如行走。 并且這技術也非常厲害,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在國際上更是能夠排入先進行列,所以這確實是擁有多項研究成果的“神器”。 有這兩大“神器”助力中國基建,這首條跨海高鐵的建造速度可絕對稱得上是“中國速度”了!對此就有外國網友感慨萬千,直言:令人震撼!不得不說,我的祖國,我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