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查明失敗原因,準備再次發射
Astra稱,其“3.3版火箭”8月28日起飛時有推進劑泄漏并著火,導致一臺渦輪泵失效,5臺一級發動機之一于起飛后不到1秒關機
【《航天新聞》10月12日報道】 小運載廠家群星公司(Astra)已查明了8月份一次發射失敗的原因,稱其最快將在本月底進行下次嘗試。該公司10月12日發消息稱,編號為LV0006的那枚“3.3版火箭”8月28日的那次發射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有推進劑從一個供應系統漏出并著火,導致5臺一級發動機之一于起飛后不到1秒失效。
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萊昂在有關事故調查的一篇博文中說,這是公司此前從未碰到過的一個問題。按設計應在向火箭輸送RP-1燃料和液氧的管路于起飛之時脫開時封住的一個快速斷開連接系統實際上卻讓推進劑漏到了火箭與發射平臺之間的一個封閉空間內。他寫道,“那些推進劑被火箭排氣點著,導致一個過壓事件,切斷了通向燃料泵控制電子設備的連接,致使那臺發動機于起飛后不到1秒關機”。
由于只剩4臺發動機在工作,火箭在地面上方盤旋,并飄離發射塔架,直至其燒掉了足夠多的推進劑,從而因足夠輕而在有所降低的推力下開始上升飛行。火箭達到了最大動壓點,但發射任務于不久后便被終止。
群星稱,它已做了幾項改動,以在后續發射中糾正那一問題。它對推進劑輸送連接做了改進,以減小泄漏風險,并調整了推進劑接口位置,以便即使出現泄漏,燃料和氧化劑也不會相遇。該公司還更新了驗證程序。萊昂寫道,“我們相信,通過綜合采取這些改進措施,類似事件未來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隨著那些改動的落實到位,群星稱其已為著手開展編號為LV0007的下一枚火箭的發射做好了準備。那次發射有兩個發射窗口:第一個是10月27日到31日,而第二個是11月5日到12日。同該公司的前三級入軌發射嘗試一樣,發射將在阿拉斯加科迪亞克島進行。那次發射也將是美國天軍一項合同下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代號為STP-27AD2。
近日有人根據美國聯邦航空局(FAA)10月7日發布的一項臨時飛行限制(TFR)公告推測群星公司正在準備開展一次新的發射嘗試。那項公告限制飛入科迪亞克發射場附近空域,原因是有“航天活動”。不過,那項禁飛起始日是10月19日,結束日是10月29日,相關配置與群星此前在那里的發射的TFR公告不同。
即將進行的那次發射將是群星的第4次入軌發射嘗試。前三次都未能實現入軌,但去年12月的第二次發射距入軌只差了一點點。萊昂說,8月份的發射驗證了第二次發射后所做的改進,包括利用一個閉環推進劑控制系統來更好地管理推進劑,并避免第二次發射時出現的發動機過早關機。
8月份的發射還驗證了經改進的制導導航與控制(GNC)軟件。萊昂寫道,修改后的軟件程序“在這次發射中得到了全面展示,讓火箭在出現側傾后校正了航向,令我們全都對我們的GNC感到很滿意”。
群星并未披露下次發射后的發射安排。不過,在小型載荷拼單協會10月5日召開的一次線上會議上,群星官員威廉斯稱,公司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從另一個地點發射。他沒有說出那個地點,但稱“我們將有望很快宣布”。那第二座發射場的主要候選地點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第48號發射設施。那座多用戶發射臺擬供群星等公司對基礎設施要求很低的小運載使用。
來源:航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