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2021-12-16
韋克威科技
美軍機沿中國海岸線進行抵近偵察,覆蓋多地
據隸屬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透露,12月14日,美空軍1架RC-135W電子偵察機沿著中國東南海岸線進行抵近偵察,偵察范圍涵蓋了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等地區。
11月,美軍在南海針對中國的此類抵近偵察活動高達94架次。
綜合媒體報道,11月2日當天短短12小時內,美軍軍機進入中國黃海,東海和南海。法國空軍出動偵察機在東海進行大范圍偵訊活動。
美國出動了WC-135W核偵察機和E-8C偵察機,法國出動了“獵鷹”20G偵察機。在中國微信群等社交平臺中,此類消息被廣泛傳播。
事實上,近年來,美軍加強了在中國“家門口”的偵察行動,這早已不是秘密。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智庫統計,僅10月這一月內,美軍就累計出動了54架次偵察機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出于對西北太平洋海域熱帶氣旋(臺風)的顧慮,此數據較以往甚至已有所減少。
10月25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美日兩國海上部隊在南海開展雙邊行動,進行包括飛行任務、水面和空中部隊間的戰術協調訓練、海上加油以及海上打擊在內的演習,參與演習的兵力包括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直升機母艦。
依照慣例,每當美國航空母艦在南海活動時,美軍偵察機去南海的架次也會有所增加,以支援航母的活動。此次事件的另一受關注點在于美軍出動了多種型號的機型,尤其是較為罕見的WC-135W核偵察機。
《南華早報》曾在11月2日撰文稱,美軍的此次軍事行動,可能與前段時間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南海公海海域遇到撞擊事故有關。出動WC-135W是為了搜集大氣樣品以檢測和識別可能遺留的放射性碎片。
據“軍事”網站(Miliraty.com)相關介紹,WC-135C核偵察機配備了先進的核物質探測設備,能夠收集大氣中的放射性微粒,用于識別和鑒定他國進行核武器試驗的證據,也可以用于跟蹤核泄漏,因此也被稱為核試驗偵察機。
對于美國軍機的密集行動,中國官方多次予以警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多次表示,“美國最近加大了對中國的挑釁壓力。我們對此的態度是明確的:第一,我們反對;第二,我們不怕。這種行為無視雙方前線官兵的生命安全,無視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無視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中國軍隊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定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