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披露“下一代空中主宰”戰斗機部分功能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21年12月23日刊文,美國空軍(USAF)“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戰斗機仍處于保密狀態,但仍然透露了部分新平臺的功能。
NGAD戰斗機(美國第六代戰斗機)全尺寸飛行驗證機于2020年首次完成秘密飛行,計劃于2030年開始取代美國空軍F-22戰斗機。
根據美國空軍和可能研發團隊的消息顯示,與美軍前代戰斗機主要依靠速度和機動性等特點形成對敵優勢相比,NGAD戰斗機可能主要憑借隱身特性和高性能計算能力建立作戰優勢。另外,最新披露的信息指出,這種具有突出網絡節點特性的隱身戰斗機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處理/解析多傳感器數據,幫助作戰人員快速決策,建立作戰優勢。
美國空軍2021年6月披露,NGAD是一種多功能戰斗機,建立空中優勢是其主要任務。美國空軍希望NGAD飛機攜帶更多的武器載荷,具備更大的航程,以滿足印太地區作戰應用需求。
洛馬公司表示,作為NGAD戰斗機項目的主要競爭廠商,將應用新的數字技術使NGAD平臺具備“全知全能的態勢感知”能力。
1)大數據應用能力
“全知全能的態勢感知”能力同樣符合美國空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ABMS)愿景,這種新的作戰聯網系統能夠輔助飛行員基于全域傳感器數據更快實施決策。
比如,ABMS可能將自主忠誠僚機搜集的情報、監視和偵察數據傳輸至NGAD平臺,而后NGAD平臺可使用人工智能系統實現數據解析,輔助飛行員快速決策。這種思路與美國空軍之前構建的以NGAD有人戰斗機為中心的“系統簇”概念相吻合。
2021年10月,美國空軍授予Kratos公司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各一份合同,開發“機外感知站”(OBSS)無人機。這種忠誠僚機可能會成為NGAD前驅平臺,利用其傳感器(雷達/紅外搜索跟蹤傳感器等)實現目標搜索,并可能作為武器發射平臺。
雷神公司作為先進雷達制造商,期望NGAD機載傳感器能夠自動“協調”(自主化),以實現目標探測/跟蹤/識別的任務。同時,自主化還體現在傳感器資源的智能化管理,即針對復雜電子對抗場景,自主適應性應用各型傳感器,降低信號被截獲的可能性。
2)超越F-35戰斗機的智能化技術
由于未來作戰場景更為復雜,因此,NGAD平臺將更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第一,從機載傳感器應用角度來看,NGAD傳感器集成度更高,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更有效提升NGAD平臺環境適應性和機載傳感器協同/管理/應用效率,即靈活依據環境/任務情況,協同化/智能化調用各型傳感器,確保任務實施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第二,從人工智能輔助決策角度來看,NGAD平臺將基于F-35傳感器、軟件和聯網能力,進一步訓練人工智能系統,提升作戰人員駕駛NGAD平臺實施打擊的有效性。
目前,美國空軍正在通過使用計算機模擬作戰場景來訓練人工智能(AI)系統,使其在多樣化作戰場景中具備更好的輔助決策能力。比如,美國空軍空中作戰司令部最新開發的ARTUμ機器學習程序,使用了50多萬次計算機模擬來訓練U-2高空偵察機雷達系統,以實現對敵導彈發射裝置的偵察/定位。在2020年底基于U-2飛機平臺進行的ARTUμ人工智能系統演示過程中,ARTUμ主要負責傳感器應用和戰術導航,飛行員主要負責U-2駕駛并與人工智能系統協同,通過綜合應用機載傳感器數據,在人工智能系統的輔助下,飛行員能夠更高效實施對威脅目標的對抗決策。
第三,從人工智能軟件應用邊界來看,美軍計劃完善人工智能軟件向各系統的遷移工作。美國空軍首次實現了美國軍事系統對人工智能軟件的安全指揮,開創了人機合作和算法競爭的新局面。但人工智能系統的全面潛力還未充分發揮,如何進一步挖掘人工智能系統潛力,使其應用邊界安全化/廣泛化還有待美軍進一步研究。隨著系統復雜性越來越高,人工智能軟件/系統使用范圍問題將更具挑戰性。
來源:全球航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