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終于出口!“陣風”光電套件——高倍率電視傳感器,跟蹤傳感器
巴基斯坦忽然傳來了國產殲-10戰斗機的好消息,其內政部部長在演講中表示,到2022年3月23日,將會有25架來自中國的殲-10CP公開現身。終于要跨出國門開啟新的征程。此外,同樣由成飛負責主要設計的FC-1型“梟龍”戰斗機,其最新型號“梟龍”Block3,第一批8架量產型號也在2022年1月1日服役,預計也會在2022年3月公開現身。屆時,中航成飛公司打造的“梟龍”、“猛龍”將會在巴鐵雙龍聚會、比翼齊飛。
殲-10C躋身三代半戰機,綜合戰力不遜“陣風”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開拓出口市場的第三代戰斗機,“梟龍”和“猛龍”除了均由成飛完成主要設計之外,最顯著的相似點在于,兩者均搭載了中航工業開發的先進航電設備,以及新型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同時,受益于國內近年高速發展的雷達電子技術,兩者都裝備了與自身機體空間、戰術規劃匹配的先進相控陣雷達,兩款戰斗機都成功躋身三代半戰斗機門檻。對于急需應對印度260余架蘇-30MKI和36架法制“陣風”戰斗機的巴基斯坦來說,兩款三代半戰斗機批量入列后,對戰斗力的提升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巴基斯坦空軍登機體驗殲-10C戰機
作為在南亞糾纏數十年的對手,巴基斯坦空軍與印度空軍多次交手,得益于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卓越的戰術指揮,巴方往往能夠取得戰術性勝利。比如說在2019年邊境沖突中,巴方在自身無損失的情況下,確認擊落印方一架米格-21,疑似擊落一架蘇-30MKI,一時間名聲大震。但不可否認的是,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國力差距也非常明顯,軍費投入、科技實力,以及從美國和西方獲得的資源,也遠遠無法與財大氣粗的印度相比,這一點在進入21世紀之后,兩國空軍的整體發展局勢中表現得極為明顯。此外,蘇-30MKI雖然搭載了被稱為三代半戰機標配的相控陣雷達,但由于雷達體制比較落后,俄制航電設備性能也與典型三代半戰機有明顯差距,尤其是抗干擾能力和電子戰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并未達到真正的三代半戰斗機標準。當然,印度近年來也計劃與俄羅斯合作,對蘇-30MKI進行升級改進以達到更高的技術水平,但受制于有源相控陣雷達高昂的價格,雙方尚未達成一致意見,蘇-30MKI目前仍然保持原始形態。
法國“陣風”的到來令印度空軍大喜過望
更重要的是,印度于2016年9月又采購了36架“陣風”F3型戰斗機(已交付32架,單價約合2.4億美元),作為法國現役戰斗機的巔峰之作,不論印度為此付出了何種高昂代價,其性能在三代半戰斗機中確實也屬優秀。隨著“陣風”F3的持續交付,印度與巴基斯坦空中力量的天平,也逐漸向印度傾斜。對于承擔重壓的巴基斯坦空軍而言,要想恢復軍力平衡就必須盡快獲得三代半甚至是隱身戰斗機,從巴基斯坦面臨的國際政治軍事形勢而言,能夠獲取的渠道也比較有限,能夠對抗甚至壓制“陣風”F3和升級版蘇-30MKI的機型也屈指可數。而中國,永遠是巴基斯坦值得信賴的那一個!
殲-10C已經裝配國產新型渦扇發動機
從巴基斯坦透露的信息來看,殲-10CP大約在2021年末交付,按照通常情況下外貿戰斗機18-20個月的典型交付周期來看,意味著雙方大約在2019年中期達成協議。這個節點恰好是印度空軍獲得第一架“陣風”F3戰機,以及殲-10C全面換裝國產渦扇-10發動機的時間,也就基本符合外界的一些猜測。很長時間以來,有關巴基斯坦遲遲沒有引進殲-10C的原因,主要在于此前的殲-10一直使用俄羅斯AL-31FM發動機,而巴方出于簡化后勤保障體系的考慮,不愿意再引入一套俄制動力保障體系。-10戰斗機經過從殲-10A到殲-10B直至殲-10C的改進,性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憑借搭載的國產大直徑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5中距空空導彈,完全堪與“陣風”F3、“流星”空空導彈的組合展開空中較量。而兩款戰斗機都擁有的鴨翼設計布局,也使得雙方的近距格斗能力相差無幾。只不過由于殲-10單發構型存在局限,搭載大重量、大體積的對地、對海攻擊武器能力尚不及“陣風”戰斗機。

“陣風”的鴨翼距離機翼更近一些
“梟龍”Block3型性能有重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由于“梟龍”一直由巴基斯坦負責總裝生產,意味著巴基斯坦將借此獲得一定的維護、升級甚至中期大修能力,可以顯著降低“梟龍”的后期維護和使用成本。相比于原裝購進且價格昂貴的殲-10CP,物美價廉的“梟龍”,無疑更能滿足巴基斯坦空軍大規模裝備,以抗衡印度空軍蘇-30MKI機隊的需求。

比較少見的“梟龍”與巴基斯坦女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