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退后,運輸機“武庫機”登場
根據美方計劃,美方航母默認戰場距離大陸1500-2000公里左右,隨后通過MQ-25空中加油使F-35C作戰半徑達到1600公里左右,然后發射射程300-800的反艦導彈,登陸中方顯然,為了控制沖突規模,美方不需要打擊中國本土的軍事目標,只要打擊中方僅有的幾十艘大中型登陸艦艇,阻止中方登陸即可。事實也是如此,由于中方的投射火力射程增加,特別是東風21D的出現,美方航母的默認戰場是正在后退的。 也就是說,美方不會傻到把航母開到中方家門前等中方作戰。
與此距離相比,東風21D約1700公里的射程不行,但中方有東風26,其射程足以覆蓋任何作戰區域的美方航母。 中方空中打擊編隊還可以通過空中加油到達攻擊位置。 所以,在這個距離上,美方航母依然不安全。美方的對策是,在未來陸基、艦載激光武器可能使中方偵察衛星失明,削弱中方遠程偵察和跟蹤能力,降低東風26的威脅的今天,美方依賴關島、夏威夷等更遠基地起飛的轟炸機打擊中方,目前,最新的戰斧Va巡航導彈已經安裝了多模式飛行員,可以打擊海上移動目標,射程達到1600公里。 據說美國方面的新型LRASM反艦導彈射程也達到了500-800公里。 美方B-1B轟炸機裝上戰斧Va或LRASM,可以從關島或夏威夷(空中加油方式)起飛,在距大陸500-1500公里的范圍內打擊大陸護航、登陸艦艇。 將來,美方計劃加入100-150架B-21隱形轟炸機,這項任務也將執行。此時,從美方航母起飛的F-35C艦載機將充當前線偵察、制導平臺,通過鏈條將大陸艦艇的數據傳輸到后方的轟炸機。 因此,此時美方航母可以撤離得更遠。
另外,美方為了加大打擊火力,正在測試從運輸機上發射巡航導彈。 這些導彈被放入發射箱,搭載在運輸機貨艙。 發射時,發射箱被拋出,使用降落傘穩定姿態,導彈向下發射,被拉起,飛向目標。根據運輸機貨艙的尺寸不同,如果搭載的巡航導彈數量為12-27枚左右的JASSM-ER和LRASM之類的導彈,其搭載數量將達到15-36枚。 美方即使不是特殊運輸、戰場搜救等特殊型號,運輸機數量也達到700架,因此美方直接增加了近700架遠程打擊平臺。面對這一威脅,中方將大量生產能夠搭載東風26、巡航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的轟炸機,必要時將打擊美方關島等“軍機起飛基地”,將威脅破壞在地方之上。 另一方面,多艘航母艦隊是不可缺少的。戰時,中方必須將1-2艘航母艦隊部署在臺海以東。 一是美方偵察要攻擊登陸艦艇的轟炸機、運輸機,盡早攔截。二是探測跟蹤美方發射的導彈,在攔截的同時將導彈數據傳輸到后方登陸艦艇的護航艦隊、戰斗機編隊,使后方防御系統能夠早期發現、跟蹤和攔截。 三、對美方用于目標偵察和制導的F-35C等戰斗機進行偵察和撤離。同時,如果美方發起攻擊,中方也有必要打擊近期美方在沖繩的軍事基地,取消美方這一支撐點。 至于日本本土、韓國、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則因情況而異。總的來說,中美圍繞臺海地區的戰斗方式,不僅局限于臺海這一點的地區,而是擴展到3000公里甚至更遠的戰場。 雙方主要爭奪的地區,實際上距離大陸有500-1500公里。 我們的新型裝備也許是在2025年以后妥善準備的,但美國方面也一樣,雙方正在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裝備開發、引進計劃。 那時的中美之爭將是海空軍、火箭軍的競爭,陸軍基本上被排除在外,所以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來源:強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