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傳說中的PAK-DA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傳說中的PAK-DA,空天軍才會對復產圖-160型戰略轟炸機如此上心。畢竟一方面空軍戰略要求相當迫切,另一方面空軍機隊規模不夠強大,再一方面新的裝備十年之內出不來。三個因素綜合起來,決定了復產圖-160型戰略轟炸機進行過渡、并通過復產圖-160有效恢復俄羅斯航空工業制造大型轟炸機的能力是最佳選項。
別看俄羅斯現在復產圖-160M型戰略轟炸機鬧的很歡,但是正如咱們前面說的那樣,俄羅斯復產圖-160M的行動,本質上是為了在裝備上、空軍戰略上“救急”,并不是認為圖-160M真的適合未來戰略空軍的要求。而恰恰相反,從俄羅斯、包括美國空軍的經驗來看,已經一致認為,圖-160包括類似的B-1型戰略轟炸機,已經是落后設計了。
從設計構型上來說,無論是圖-160、B-1A型戰略轟炸機秉持的高空超音速突防,還是B-1B型戰略轟炸機秉持的低空超音速突防,都為了超音速性能付出了相當大的成本和性能代價。
不得不采用沉重且不太可靠的變后掠翼結構,比如圖-160使用鈦合金來制造變后掠翼轉軸,B-1A則使用了先進的電控模塊來控制變后掠翼的后掠角度;在機體強度設計上代價太大,如圖-160大量使用鈦合金銑切整體壁板,鈦合金翼盒等,都讓機體的制造成本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只是為了承受超音速飛行時的巨大動壓;還必須研發高性能的加力推力渦扇發動機,比如俄庫茲涅佐夫的NK-32-01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重量達到了驚人的3.4噸,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了226千牛,是目前推力最大的、帶加力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之一。且該型發動機為超音速性能進行了優化,真的不是一票涵道比換推力的發動機能相提并論的。
為超音速性能進行了優化、甚至是性能特化也就算了,實際上圖-160型戰略轟炸機的超音速性能,也是有著相當嚴格的限制的,在全程使用加力燃燒室實施超音速飛行的情況下,圖-160型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將會大大縮水,從原先的7000公里以上縮水到大約2000公里,也就是跟一架“協和”號超音速客機的飛行距離差不多了;更不用說冷戰時期,蘇軍打算讓圖-160單騎突防、靠超音速性能在美軍的北美防空攔截線上“撕”開一道口子的戰法,后來也被事實證明是不太可行的。在美軍裝備了F-15C和F-22A的情況下,這種單純的超音速突擊的性能,就更沒有太大的實戰意義了。
盡管圖-160是一種被設計為高空、超音速突防的戰略轟炸機,但在實戰中,該機的使用方法卻異常“簡便”,那就是老老實實地用亞音速出擊,對著打擊目標丟巡航導彈,再亞音速回來,如果遭遇攔截再使用超音速試圖甩開對手。但是,這種防區外攻擊,從常理上來說,能夠遭遇對手的防空攔截,可能性可謂少之又少。
對于圖-160這種機型來說,為了一個已經過時的超音速突防性能,付出的代價太大,付出代價后達成的收益也不高,性價比比較低;而俄羅斯空天軍之所以還死抱住圖-160不放,本質上只是拿它當做過渡裝備的權宜之計,未來真正的“當家花旦”是目前“待字閨中”的PAK-DA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