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著眼于高科技激光武器
空軍有一天將使用無人機和戰斗機發射高科技激光武器,以摧毀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并從空中焚燒敵人的位置。
空軍官員表示,預計第一次空中測試將于 2021 年進行。開發工作的重點是提高現有激光武器應用的功率、精度和制導能力,希望能從 10 千瓦提高到 100 千瓦。空軍武器開發商也在研究制導機制,以使激光武器能夠在特定目標上保持在軌道上。
空軍領導人表示,空軍計劃開始從 C-17 和 C-130 等大型平臺發射激光武器,直到技術小型化努力可以將武器配置為從 F-15、F-16 或 F-16 等戰斗機上發射。 F-35。鑒于目前的技術狀況,貨機在短期內能夠更好地運輸機載激光器所需的移動機載電力。
空軍研究實驗室已經在制定一項計劃,為無人機和有人駕駛飛機開發激光武器,以便在 2020 年代中期之前武裝空中平臺。談到無人機發射的激光,似乎還沒有時間表確定它們何時會成為可操作的武器——但這種武器技術正在迅速發展。
未來的激光武器可以大大補充現有的軍械或無人機發射的武器,例如地獄火導彈。服務官員解釋說,激光武器允許使用另一種摧毀目標的方法,快速連續開火,減少美元支出,并且很可能提高精度。例如,使用激光武器的一個關鍵優勢是能夠熔化或焚燒來襲的導彈或敵方目標,而不必引起爆炸。
2016 年空軍研究實驗室的一份報告,名為“到 2020 年的光速戰斗”,詳細介紹了激光武器如何用于提供“可擴展”效果。報告指出,其中包括 30kW 激光可以“從 UAS(無人機)到幾公里范圍內的小船的拒絕、退化、破壞和破壞”。
AFRL 的報告寫道:“更強大的激光器具有對空、對地和對海的應用,可以在很遠的范圍內對抗大量硬化的軍事裝備和車輛。”今年早些時候,國會研究服務部關于定向能源計劃的報告也詳細介紹了快速發展的激光武器的一些關鍵優勢和局限性。
“DE(定向能量)既可以用作傳感器,也可以用作武器,從而將傳感器到射手的時間線縮短到幾秒鐘。這意味著美國武器系統可以在對手做出反應之前對一個目標進行多次交戰,”國會報告指出。
激光器還帶來了領先于“成本曲線”的巨大優勢,使其更易于重復使用。在許多情況下,低成本激光可以摧毀目標,而不是昂貴的攔截導彈。此外,移動電源技術、目標算法、光束控制和熱管理技術都在快速發展,這增加了成功激光應用的前景。
同時,國會報告還指出了與激光武器相關的一些基本限制或挑戰。報告稱,激光武器可能會受到“光束衰減、射程有限以及用于打擊非視距目標的能力”的影響。AFRL 的報告強化了這一點,解釋說激光武器需要在飛行過程中由振動引起的航空機械抖動中實現精確的計時、跟蹤和指向。
這篇文章還提到了設計足以支持戰斗機安裝武器的輕型可出口電力的重要性。報告稱,溫度也很重要。AFRL 文件寫道:“系統溫度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廢熱的消散來控制,并且必須減輕高速空氣動力流以避免航空光學干擾。”服務官員說,一種名為高能激光(HEL)的激光武器的地面測試已經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進行。高能激光測試由新墨西哥州柯特蘭空軍基地的空軍定向能源局進行。
該服務現在正在追求兩個并行的激光武器計劃;自我保護高能激光演示器(SHIELD)旨在準備機載激光,演示器激光武器系統(DLWS)面向地面發射武器。鑒于激光武器集成的復雜性,AFRL 報告詳細介紹了三管齊下的發展方法;分階段的方法從子系統工程開始,然后轉向低功率激光測試,然后進行廣泛的空中和地面測試。
激光的另一個優點是能夠使用更大的彈匣來安裝武器。空軍專家解釋說,與其在飛機上或飛機上使用六七枚導彈飛行,定向能武器系統可以使用一加侖噴氣燃料發射數千發子彈。AFRL 報告稱:“他們可以發射的總發射次數僅受可用于驅動電源的燃料的限制。”2015 年 7 月 13 日,F-35A 閃電 II 飛機在從英國飛往美國的航班上從加利福尼亞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的 KC-10 延長器接收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