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算機的低級錯誤,差點害得中國遭到核彈攻擊
2月27日晚,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干事科爾圖諾夫對中國媒體《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俄方的行動事實上與北約各國不斷加碼的“應對烏克蘭局勢”措施直接相關?!斑@可以被視為新一次古巴導彈危機,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的情況甚至比古巴導彈危機更危險?!焙翢o疑問,人類文明曾在1962年迎來過生死節點。這一年赫魯曉夫和準備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和數十枚核彈,以此回擊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核武的行為,但美國偵察機卻發現了蘇聯的舉動??夏岬弦筇K聯撤走核武器,但蘇聯表示計劃將如期進行,如果美國要阻止,蘇聯就會堅決猛烈回擊!很快,美軍就集結海空主力包圍封鎖了古巴,而蘇聯也派遣了4艘攜帶核彈的潛艇前往古巴。
10月27日,蘇聯641級柴電潛艇B-59號遭到美軍倫道夫號反潛航母及其護航驅逐艦的跟蹤,美軍驅逐艦還對其投放了極低威力的訓練深水炸彈表示威懾。然而B-59的艇長和政委卻將其視為美軍開始進攻的信號,加上和總部沒聯系上,因此準備對水面上的美軍艦隊發射核魚雷,這種魚雷的威力就相當于當年的廣島原子彈!一旦發射,那么美蘇核戰必然爆發。
萬幸的是,蘇軍分隊指揮官阿爾希波夫就在B-59號潛艇上,他最終在爭吵后壓住了怒火上頭的艇長和政委,他表示沒有得到總部批準就不能發射。不久后B-59號電量耗盡,因此只能上浮,但美軍卻將其視為屈服的表現。但多年后美軍得知這一情況后,甚至嚇出一身冷汗,要知道就在對峙數小時前,蘇軍還在古巴擊落了一架美軍偵察機,氣氛之緊張不難想象。這已是阿爾希波夫第二次避免核戰了,此前的1961年,他指揮的K-19號核潛艇在格陵蘭北約基地附近發生反應堆事故,且冷卻系統失效,反應堆隨時可能融毀并導致其攜帶的三枚核彈引爆,并波及北約基地,這就很可能讓美國誤以為核戰爆發并促成美蘇互扔核彈。幸運的是,阿爾希波夫等軍官迅速組織敢死隊員在無防御情況下深入反應堆將溫度控制下來了。
1979年災難險些再度襲來,當時美國開發了電腦智能系統組成的數據處理系統,可應對核大戰時的快速預警,為此美國專門部署了三臺6080電腦。三臺電腦要互做備份,并隨時和美軍導彈預警網絡形成并聯,將任何可疑的信號顯示在美軍本土各指揮中心指揮屏上。同時,這些電腦還要向北美防空司令部隨時下達核戰爆發后的預警和反擊令。
然而該系統受制于當時的電子技術限制,存在不少技術漏洞,但由于其開發過程中耗資太大,因此改進經費也面臨困難,這就埋下了巨大隱患。由于故障率太高,美軍高層直接質問項目負責人,而系統也只能徹底排查,其最初只是利用一臺備份電腦進行故障檢測以確定漏洞,但檢測完畢后,技術員卻沒有切斷該電腦和預警系統的信息傳輸線!
▲當年美國還專門為夏廷山基地購入了霍尼韋爾的6080型電腦
當年11月9日凌晨,北美防空司令部竟在顯示屏上看到幾百個代表蘇聯彈道導彈的光點,這意味著美國本土將在半小時遭到毀滅性打擊!很快美軍各單位進入高度戰備,甚至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都開始準備進入反擊,連總統的末日指揮機也緊急升空了。此時,只需要總統一個指令,美國的核彈就會密集齊射到蘇聯以及中國等其他國家!然而所謂大量蘇聯洲際導彈的襲擊信息是計算機模擬程序錯誤導致。原來,由于夏延山基地的427M系統的備份電腦還在檢測時,其他兩臺電腦出現死機問題,按照該基地的數據終端程序,還在正常工作的最后一臺電腦自動承擔所有運算工作,而當時的重要環節就是測試模擬蘇聯導彈密集攻擊,而技術人員卻沒有及時中止,導致信息進而外泄到防空司令部。
等到弄清怎么回事后,美軍高層火速下達所有攻擊指令全部停止的緊急命令。盡管大戰陰影暫時散去,但美軍本土防御部門也大為丟人,甚至有媒體直言多年來耗資巨大的計算機預警系統就是不中用的白象工程。勃列日涅夫直言美國的愚蠢魯莽將全世界生命置于毀滅邊緣,并要求美國為此事負責。然而美國卻回應這是高技術帶來的的小問題,不等于美國會先發射核彈,顯然這種答復很難讓蘇聯滿意。但美軍的計算機在7個月再度出丑:1980年5月28日,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導彈數據計算器出現故障,它們顯示有200枚蘇聯導彈飛向北美。由于此前的教訓,這次美軍很謹慎,并將注意力放在排除故障方面。
然而一個月后,北美防空司令部再次警報大作,他們從連接電腦數據線的顯示屏上看到2200枚洲際導彈飛向美國!美軍高層一面再次下令所有戰略反擊單位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一面派技術維修團隊檢修。原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芯片被過熱的溫度破壞,導致系統出現了嚴重的計算失誤,實時監控數據顯示的敵導彈數量從和平時期的0枚瞬間升高到2200枚!
來源:強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