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威脅保持高度警惕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在臺灣引發了不安,因為軍事戰略家和立法者正在為來自中國大陸的類似入侵的可能性,無論多么深遠都一一做準備。上個月,隨著俄羅斯坦克駛入烏克蘭,九架中國飛機進入臺灣的防空區,引發了該島國的廣播警告。
臺灣的軍事戰略家們正在密切研究烏克蘭人,因為他們對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盡管他們的槍械和人手不足。據估計,中國每年的軍費預算超過 2500 億美元,而臺灣則在 130 億美元左右。
盡管如此,俄羅斯的挫折對臺灣的許多人來說還是令人鼓舞的。臺灣立法會議員林楚寅本周告訴彭博社,普京的戰爭向中國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奪取臺灣不會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它還打破了一個神話,即一個人可以輕松地用導彈擊敗另一個較小或軍事較弱的國家。
與此同時,臺灣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所所長馬成坤本周告訴路透社,臺灣軍方一直在開發類似于烏克蘭用來擊退俄羅斯軍隊的機動武器。從烏克蘭的表現來看,我們可以對自己更有信心。
中國北京2019 年 10 月 1 日:DF-17 東風中程彈道導彈裝備 DF-ZF 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閱兵。臺灣表示,計劃今年將其導彈年產能提高一倍,接近 500 枚。在臺灣批準未來五年額外 86 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后,國防部宣布了這一消息。
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中國和臺灣之間的緊張局勢就已經在加劇。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將臺灣視為一個叛離的分裂國家。
臺灣和中國在 1949 年分裂,中國一直在加大對這個自治國家的壓力,同時反對其參與國際組織。美國沒有正式承認臺灣,但保持著非官方的同盟關系。
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針對該國的銀行和金融部門實施了嚴厲制裁。然而,鑒于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更為主導的作用,這些國家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與中國作對尚不清楚。
臺灣的許多領導人也質疑,如果與北京的沖突升級,美國將如何承諾。“如果世界不保衛臺灣,整個事情的秩序——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開始改變,”退休的 CSM 前綠色貝雷帽喬治弗雷澤告訴福克斯新聞。“在阿富汗和烏克蘭之后,哪個國家會相信與美國或任何其他西方國家結盟。中國將成為該地區的戰略大國,并正在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
不過,其他人認為,鑒于俄羅斯軍事侵略的混亂影響,北京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對臺灣采取任何行動更加擔心。這場戰爭擾亂了股市,并將天然氣價格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盡管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求利用其影響力控制莫斯科 ,但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的入侵。俄羅斯表示支持中國將自治的臺灣視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而中國則支持俄羅斯反對進一步擴大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