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確認購買殲10C
近日巴基斯坦內政部部長謝赫拉希德·艾哈邁德公開證實巴基斯坦空軍從中國進口的J-10C戰斗機將亮相明年3月23日在巴首都伊斯蘭堡舉行的國慶閱兵儀式。這是巴基斯坦官方首度確認J-10C在巴空軍中的存在,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了J-10C已經在巴空軍初步形成戰斗力。消息一出,旋即引發了巴基斯坦國內和鄰國印度的激烈討論,絕大多數對這筆交易感到振奮的人士認為J-10C的引進,讓巴基斯坦擁有了與印度蘇30MKI戰斗機、“陣風”戰斗機抗衡的實力。
少數持反對觀點的則認為在目前擁有JF-17(又稱“梟龍”)戰斗機的情況下,引進J-10C是個不明智的選擇,巴基斯坦應該把錢用于打造下一代戰機或是改進、升級JF-17。雖然官方沒有透露合同的具體細節,但綜合相關人士的消息,這筆合同價值至少15億美元,包括彈藥和配套設備,巴方已在2021年年底前接收35-40架J-10C,列裝在兩支戰斗機中隊中。
▲首批8架梟龍block3也即將加入巴鐵空軍,未來將與殲10C形成高低搭配
J-10C是基于殲-10A的新型衍生型號,換裝國產主動式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具有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的特性。J-10C外形雖與J-10B類似,但部分材質調整成了隱身材料,這讓其雷達散射截面(RCS)只有約1.0平方米,與陣風處在同一水平。J-10C在機背、垂直尾翼上都增加了天線,這表明它搭載了全新的數字化綜合航電系統。此外,J-10C還在前機身進氣道側面與后機身垂尾頂部)加裝了紫外線導彈逼近告警系統(MAWS),主動防衛性能大幅度提升。這樣的一個配置按照俄式戰機劃分標準可以列入“四代半”的名錄中。相比巴空軍設備逐年老化,又遲遲得不到升級的F-16C/D戰斗機,引入J-10C無疑是更好的替代選擇。
更堅定巴方引進J-10C信心的還要從18年我國首度派遣J-10C赴巴參加“雄鷹VII”聯合軍演說起,在那場軍演中,我們J-10C戰機展示了各方面優異的性能。在觀摩完整場演習后,曾經有過J-10A試飛經驗的前巴空軍試飛員維諾切斯拉潘尼對新型號贊不絕口,他認為巴空軍現有的F-16戰機已經不是J-10C的對手,在機動性、電子對抗能力、遠程打擊能力上也不是一個級別,一旦J-10C入役,將對印度帶來現實威脅。其實J-10C近幾年在我們空軍“金頭盔”年度飛行技能競賽上的表現也相當完美,先后擊敗了J-16和蘇-35戰斗機。要知道“金頭盔”比賽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便是“限定空域內的自由空戰”,拼的是戰機的“狗斗”能力,顯然,J-10C將低空狗斗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以應對在高空高速機動性上與J-16和蘇-35相比時的不足。
隨著J-10C在巴基斯坦空軍中形成戰斗力,印度如坐針氈,近段時間印方也沒閑著。本月初,印度空軍戰機蘇-30MKI戰斗機在奧迪沙海岸的昌迪普爾綜合試驗場進行了“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的試射試驗。印度國防部稱,這枚導彈按照預先計劃的軌道飛行,符合所有任務指標??丈湫汀安祭埂陛^陸基版和?;?,總重量降低到2.5噸,其最遠射程可達300公里,戰斗部重達200公斤,將用于攻擊諸如指揮通訊中心等防護嚴密,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目標。不過印方對現有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的性能還不太滿意,未來打算將其射程拓展到500公里、1000公里甚至更遠并加強其突防能力。即便如此,倘若“布拉莫斯”搭載核戰斗部,對巴基斯坦而言也會是致命威脅。
▲蘇30MKI發射布拉莫斯空射導彈
想要消除這種顧慮,就得在蘇-30MKI飛到預定空域發射導彈前將其擊落,那么J-10C能與蘇-30MKI相較量嗎?蘇-30MKI是蘇霍伊公司專門為印度設計的一款多用途戰斗機/戰斗轟炸機,設計定型于2000年,從2002年開始在印度空軍中大量服役,至今已經走過20個年頭。與殲-10C相比,蘇-30MKI顯得有些不夠看,其N011M“BARS”被動式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和電子對抗系統已經落后了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一個時代,急需升級。在動力系統上,換裝渦扇10B發動機的殲-10C顯然更勝一籌,其推力達到了144千牛,在空戰模式下重約14噸,推重比超過1比1,不論是超視距空戰還是近距離格斗都不輸同代機型,甚至還具備“間歇性超音速巡航”的能力。武器系統方面,殲-10C配備“霹靂10和霹靂15外貿版空空導彈,其中“霹靂-15”最大射程超過150公里,最大機動過載45G,是一款能挑戰F-22A“權威”的導彈。此外,J-10C的升級空間也很大,可通過給戰斗機設計一套與背部機體連為一體的保形油箱增加戰機的作戰半徑。
▲換裝渦扇10B的新批次殲10C
面對性能上的差距,印度耗資近80億美元從法國引進“陣風”戰斗機,雖然“陣風”戰斗機的性能不錯亦同屬于四代半戰機,但36架的數量對于印度空軍而言真的不夠看。于是他們開始在2021年年中著手于蘇-30MKI的升級。首先是計劃換裝俄羅斯的“雪豹-E”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再升級整機的動力系統兼航空電子設備,諸如117S矢量發動機,SAP-518SM干擾器,N035機載火控雷達等設備都被列入了選擇清單,簡單來說,就是把俄羅斯蘇-30SM或者蘇-35的先進設備移植到蘇-30MKI身上。
在武器系統上,印度對R-73和R-77的性能也不滿意,R-73多次在印度的軍演中出現脫靶的情況,R-77有效射程僅70公里,連巴基斯坦的F-16都摸不到。因此印度決定不再用俄制導彈,改換以色列產的Derby ER先進主動雷達導彈,它具有固態主動雷達導引頭和雙脈沖火箭發動機,可提供長達100公里的射程。此外,搭載空射型“布拉莫斯”也是這些改動中重要的一環。
印度空軍預計在2023年完成全部蘇-30MKI的升級,印度軍方對此稱,升級后的蘇-30MKI在綜合性能要超過俄羅斯的蘇-30SM,甚至不弱于蘇-35戰斗機,具備“四代半”的標準。作為一款重型戰機平臺,蘇-30MKI的確擁有很大的升級潛力,但事實是這些戰斗機有些已經服役20年了,能否適應這樣的“換血”式改裝仍然是個問題,此外,此番改裝升級的設備、部件大多數都是從俄羅斯采購的,可想而知印度又要被狠狠收割一筆了。按照印巴的緊張局勢,未來的南亞天空,這兩款分別來自中俄的頂尖戰機終究免不了一戰,到底孰強孰弱,實戰見分曉!
來源:強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