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參戰,是否證明有人戰斗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正式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多個政府高層曾多次在各個渠道,喊話多個西方國家尋求幫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正面幫助了他們的馬斯克“星鏈”。
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在社交平臺上點名道姓的希望SpaceX創始人馬斯克能夠通過“星鏈”幫助烏克蘭部分地區的斷網問題。他說:當你試圖殖民火星時,俄羅斯正試圖占領烏克蘭!當你的火箭成功從太空返回著陸時,俄羅斯的火箭彈卻在襲擊烏克蘭平民!我們請求你為烏克蘭提供星鏈地面站。
對此,馬斯克也很快做出了正面回應:在烏克蘭,星鏈已經被激活,更多的用戶終端也在路上。
事實也正是如此,大量的這種終端接收設備通過陸路運進了烏克蘭。相信看到這里,你會想:星鏈不是一個民用技術嗎?為什么能“參戰”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星鏈是什么。
“星鏈”是一個SpaceX提出的服務于地面和低空通信的全球低軌衛星網絡。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能夠讓這個“大WiFi”覆蓋全球,讓任何人能夠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享受網絡的便捷服務。簡單來說,他計劃發射4.2萬小衛星組成一個龐大的網,目前已經實現的約2100余顆,這2100余顆也實際上已經在發揮著它應有的通信的作用。
航天技術在民用的同時,也可以應用于軍事用途。放眼俄烏戰爭,從民用的角度來說,它為當地的民用通信設施的恢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這些星鏈的終端本身特別小巧便攜,包含天線(行李箱大小),這個特征注定了它可以作為移動的終端用于軍事用途。從軍事方面來看,烏克蘭方面就可以通過它連通無人機,包括民用的無人機。如此一來,這些民用的無人機探得俄軍方面的情報以后,就可以發給空中的作戰飛機,甚至是無人攻擊機,從而可以發起對俄軍地面目標的打擊。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星鏈已經介入了目前還看不到盡頭的俄烏沖突。